答应我,别再写只有自己能读懂的SQL了……

京东技术 2025-01-20 10:34:21

一、背景

 

从事数据开发将近四年,过程中有大量任务交接或阅读同事代码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发现有些SQL读起来赏心悦目,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业务逻辑,一些复杂的业务需求实现方法也可以做到简洁优雅,同时在性能上也有良好表现。而有些SQL读起来非常艰难,时常要跨越几百行寻找WHERE条件或者关联字段,甚至充斥着大量相同的子查询命名,除了作者可能少有人能快速看懂。

 

 

为此,基于个人经验、理解与实践,我总结了一些方法和技巧,能让SQL尽量变得优雅,即兼顾代码可读性和执行性能两方面的提升。

 

二、方法与技巧

 

 

1、子查询与谓词下推

 

很多同事在写关联逻辑时,习惯于直接将原表关联,随后在最下方用一大段WHERE语句进行条件过滤,如下示例:

 

  •  
  •  
  •  
  •  
  •  
// -------------------- Bad Codes ------------------------SELECT    f1.pin,    c1.site_id,    c2.site_nameFROM    fdm.fdm1 AS f1LEFT JOIN cdm.cdm1 AS c1ON    f1.erp = lower(c1.account_number)LEFT JOIN cdm.cdm2 AS c2ON    c1.site_id = c2.site_codeWHERE    f1.start_date <= '""" + start_date + """'    AND f1.end_date > '""" + start_date + """'    AND f1.status = 1    AND c1.dt = '""" + start_date + """'    AND c2.yn = 1GROUP BY    f1.pin,    c1.site_id,    c2.site_name

 

这段SQL主要有两个问题:

 

1.cdm1和cdm2的条件写在LEFT JOIN之后,因为cdm1和cdm2是NULL补充表(NULL 补充表: 右表被称为 NULL 补充表,意味着它的存在是为了补充左表中可能缺失的值。即使在右表中没有与左表匹配的行,左表中的行仍然会被返回,右表的相关列会填充为 NULL),那么19和20行无法进行谓词下推,这会导致关联时fdm1和cdm1,cdm2先进行全表关联,再按照WHERE条件过滤分区。如果cdm1是每天全量的表,先关联全表所扫描的数据量可想而知是相当大的。

 

2.全表关联时没有对关联键进行NULL值处理,如果相关表的对应字段存在大量NULL值,会引起数据倾斜。

 

第一个问题涉及SQL的谓词下推,即写条件时,应该在不影响结果的情况下,尽量将过滤条件下推到join之前进行(“下推”指将条件推到靠近数据源的位置而不是SQL语句的方位)。谓词下推后,过滤条件在map端执行,减少了map端的输出,降低了数据在集群上传输的量,节约了集群的资源,也可以提升任务的性能。

 

对于常用的INNER JOIN和LEFT OUTER JOIN,谓词下推规则如下:

 

 
INNER JOIN
LEFT OUTER JOIN
 
左表
右表
左表
右表
ON条件
下推
下推
不下推
下推
WHERE条件
下推
下推
下推
不下推

 

如果使用上述示例的写法,主要关注的是LEFT OUTER JOIN时WHERE语句里的条件是否会引起谓词不下推。如果不想记这些看起来很复杂的规则怎么办?可以如下所示直接使用子查询:

 

  •  
  •  
  •  
  •  
  •  
// -------------------- Good Codes ------------------------
SELECT  f1.pin,  c1.site_id,  c2.site_nameFROM  (    SELECT erp, pin FROM fdm.fdm1 WHERE dp = 'ACTIVE' AND status = 1  )  f1LEFT JOIN  (    SELECT      site_id,      lower(account_number) AS account_number    FROM      cdm.cdm1    WHERE      dt = '""" + start_date + """'  )  c1ON  f1.erp = c1.account_number LEFT JOIN  (    SELECT site_code, site_name FROM cdm.cdm2 WHERE yn = 1  )  c2ON  c1.site_id = c2.site_codeGROUP BY  f1.pin,  c1.site_id,  c2.site_name

将原来WHERE语句里的各个条件下推到每个表的子查询中,可以先过滤掉不必要的行,提升关联效率。同时可读性大大提高,能清晰地看出每个来源表都取了哪些数据。还有一些其它细节,比如BDP平台的fdm拉链表,大部分业务场景下,都可以用dp='ACTIVE'代替start_date <= '""" + start_date + """' AND end_date > '""" + start_date + """'。同时注意列裁剪问题,尽量少用SELECT * FROM,只选取必要的列以减少内存开销。

 

 

2、去重难题

 

为了保证数据粒度的准确,几乎所有的SQL脚本编写时,都要考虑去重问题。常见的方法有:

 

  • GROUP BY

  • DISTINCT

  • ROW_NUMBER开窗

  • COLLECT_SET

 

1)GROUP BY 真的更好吗?

 

我们经常能在各种大数据技术分享中看到去重时推荐使用GROUP BY代替DISTINCT的观点。不可否认,数据量达到一定程度,去重字段枚举值也很复杂时,GROUP BY确实在性能上更优秀,同时可以避免数据倾斜。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下面两段SQL涉及的业务场景:

 

  •  
  •  
  •  
  •  
  •  
// --------- Good Codes --------select     count(distinct ulp_base_age) from     app.app1 where     dt = sysdate(-1)// --------- Bad Codes --------select     count(ulp_base_age) from     (    select         ulp_base_age     from         app.app1     where         dt = sysdate(-1)     group by         ulp_base_age    ) t

底表app1为零售用户画像表,数据量20亿。如果要统计用户年龄分段的枚举值数量,哪一段的执行效率更高呢?先说结论:看到20亿的数据量,可能大家会认为第二段使用GROUP BY的SQL执行更快,但经过HIVE查询多次测试,第一段的平均执行时长约3分钟,第二段的平均执行时长约5分钟。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了解GROUP BY和DISTINCT的原理。首先,ulp_base_age的枚举值只有7个,从MapReduce角度来看,在Map阶段,每个Map会对ulp_base_age去重。由于ulp_base_age枚举值有限,因而每个Map得到的ulp_base_age也有限,最终得到reduce的数据量也就是map数量*ulp_base_age枚举值的个数,这实质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DISTINCT命令会在内存中构建一个hashtable,查找去重的时间复杂度是O(1);GROUP BY在不同版本间变动比较大,有的版本会用构建hashtable的形式去重,有的版本会通过排序的方式, 排序的最优时间复杂度无法到O(1)。另外,第一种方式(GROUP BY)不仅需要进行 shuffle,还需要在每个分区中进行聚合操作,会消耗更多的磁盘网络I/O资源。

 

这告诉我们,不要过度优化代码,要考虑到数据集的具体情况!!

 

2)最大化利用分桶

 

在面对更复杂的数据集时,去重也需要更巧妙的方法。假设有一个数据量极大的页面埋点数据集,其部分数据如下所示:

 

click_dt pin
2024-12-16 a
2024-12-16 a
2024-12-16 a
2024-12-16 bb
2024-12-16 bb
2024-12-16 ccc
2024-12-16 ccc
2024-12-16 dddd
2024-12-16 eee
2024-12-16 eeee

 

如果要统计天维度的UV,如果使用:

 

  •  
  •  
  •  
  •  
  •  
  •  
  •  
  •  
  •  
// -------------------- Bad Codes --------------------select     click_dt,    count(distinct pin)as uv from     log_table group by     click_dt;

 

那么假设有五个分桶,其使用情况会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所有数据都被分配到了同一个桶里,其它桶都闲置,明显造成效率低下。优化代码如下:

 

  •  
  •  
  •  
  •  
  •  
  •  
  •  
  •  
  •  
  •  
  •  
// -------------------- Good Codes --------------------SELECT  click_dt,        size(collect_set(pin)) AS uvFROM  (    SELECT click_dt, pin FROM log_table GROUP BY click_dt, pin  )  tmpGROUP BY  click_dt;

此时桶的使用情况如下:

 

 

此时充分利用了五个桶,实现了并行操作,单个桶的负担大大下降。但如果此时第二步的结果集太大,还是容易造成OOM的问题。面对海量数据集,代码还可以继续优化:

  •  
  •  
  •  
  •  
  •  
// ------------------- Even Better Codes  -------------------SELECT  click_dt,  SUM(uv_tmp) AS uvFROM  (    SELECT      len_pin,      click_dt,      size(collect_set(pin)) AS uv_tmp    FROM      (        SELECT click_dt, pin, LENGTH(pin) AS len_pin FROM log_table      )      log_table_tmp    GROUP BY      len_pin,      click_dt  )  tmpGROUP BY  click_dt

 

在聚合维度中加上pin的长度作为新维度,此时桶的使用如下:
 

 

此处使用pin的长度来预聚合pin,用一种分桶分步预聚合的方法,较为巧妙地把一个集合去重问题最终转化为相加问题,避开了单个jvm去重承受过大压力,面对海量数据集较为实用。具体开发场景中,也可以使用首末字母等有共性的属性来预聚合。

 

 

3、充分使用平台工具

 

由于曾经长期手动修改时间参数来回刷数据,操作繁琐的同时还容易出错。回刷涉及上下游表时,工作量更是巨大。直到我发现了平台的任务补录功能,并且可以通过Python和SQL的交互来实现灵活控制脚本里的时间参数来达到补录时的时间控制,才解决这个痛点。

 

比如在任务调度的py脚本里,可以利用sys.argv来控制时间参数。sys.argv的第一个元素是默认的,内容为脚本名称。而通过判断sys.argv的长度,可以在SQL内容之前使用如下Python代码来设置参数:

 

  •  
  •  
  •  
  •  
  •  
if len(sys.argv) == 1:    # BDP不传参数的情况下使用,仅适用于BDP线上调度    curday = ht.oneday(0)    today = datetime.datetime.strptime(curday, '%Y-%m-%d')    start_date = str((today + datetime.timedelta(days=-1)).strftime("%Y-%m-%d"))[0:10]    end_date = str(today)[0:10]    last31Day = start_dateelif len(sys.argv) == 2:    # BDP线上调度使用 配合BDP参数 ${fmt(add(NTIME(),-1,'day'),'yyyy-MM-dd')}    end_date = str(datetime.datetime.strptime(sys.argv[1], "%Y-%m-%d"))[0:10]    start_date = str(        (datetime.datetime.strptime(end_date, "%Y-%m-%d")).replace(day=1))[0:10]    last31Day = (datetime.datetime.strptime(end_date, "%Y-%m-%d") +                 datetime.timedelta(days=-30)).strftime("%Y-%m-%d")elif len(sys.argv) == 3:    # 回刷使用,直接调用python脚本,并且需要传递两个日期参数,开始日期,结束日期    start_date = str(datetime.datetime.strptime(sys.argv[1], "%Y-%m-%d"))[0:10]    end_date = str(datetime.datetime.strptime(sys.argv[2], "%Y-%m-%d"))[0:10]else:    print('parameter error')    sys.exit(1)

 

同时需要在SQL内容后使用如下Python代码:

 

  •  
  •  
  •  
  •  
  •  
if (len(sys.argv) == 1) | (len(sys.argv) == 2):    ht.exec_sql(        schema_name='app',        # 补数调度        # sql=showsql.format(htYDay_B=start_date, htYDay=end_date),        # 批量调度        sql=showsql.format(htYDay_B=start_date, htYDay=end_date),        table_name='app1',        exec_engine='spark',        spark_resource_level='high',        retry_with_hive=False,        spark_args=[            '--conf spark.sql.hive.mergeFiles=true',            '--conf spark.sql.adaptive.enabled=true',            '--conf spark.sql.adaptive.repartition.enabled=true',            '--conf spark.sql.adaptive.join.enabled=true',            '--conf spark.sql.adaptive.skewedJoin.enabled=true',            '--conf spark.hadoop.hive.exec.orc.split.strategy=ETL',            '--conf spark.sql.shuffle.partitions=1200',            '--conf spark.driver.maxResultSize=8g',            '--conf spark.executor.memory=32g'        ])elif len(sys.argv) == 3:    ht.exec_sql(        schema_name='app',        # 补数调度        sql=showsql.format(htYDay_B=start_date, htYDay=end_date),        # 批量调度        # sql=showsql.format(htYDay_B=last31Day, htYDay=end_date),        table_name='app1',        exec_engine='spark',        spark_resource_level='high',        retry_with_hive=False,        spark_args=[            '--conf spark.sql.hive.mergeFiles=true',            '--conf spark.sql.adaptive.enabled=true',            '--conf spark.sql.adaptive.repartition.enabled=true',            '--conf spark.sql.adaptive.join.enabled=true',            '--conf spark.sql.adaptive.skewedJoin.enabled=true',            '--conf spark.hadoop.hive.exec.orc.split.strategy=ETL',            '--conf spark.sql.shuffle.partitions=1200',            '--conf spark.driver.maxResultSize=8g',            '--conf spark.executor.memory=32g'        ])else:    print('parameter error')    sys.exit(1)

 

IF的第一个分支的作用是线上调度任务不配置参数时,可以将昨天的日期和今天的日期赋值给htYDay_B和htYDay;第二个分支则是线上脚本配置${fmt(add(NTIME(),-1,'day'),'yyyy-MM-dd')}等参数时,可以根据该参数计算并赋值htYDay_B和htYDay;第三个分支是任务补录时使用,通过上传时间范围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直接赋值htYDay_B和htYDay,来控制脚本中取数时间范围。

 

数据开发工程师往往会每天面对海量的业务需求,理解业务需求、数据探查会花费掉研发人员大量的时间,而日常开发有时会忽略写出的代码是否优雅和高效。如果对SQL优化的原理有一定认知,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或许能做到编写代码时下意识地写出更优雅的SQL代码。

 

 

>>>>

参考资料

  • https://www.jhelp.net/p/foafP0Vuwt7Qaa12

 

作者丨 京东物流 向往
来源丨公众号:京东技术(ID:jingdongjishu)
dbaplus社群欢迎广大技术人员投稿,投稿邮箱:editor@dbaplus.cn
最新评论
访客 2024年04月08日

如果字段的最大可能长度超过255字节,那么长度值可能…

访客 2024年03月04日

只能说作者太用心了,优秀

访客 2024年02月23日

感谢详解

访客 2024年02月20日

一般干个7-8年(即30岁左右),能做到年入40w-50w;有…

访客 2023年08月20日

230721

活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