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leader应该精进技术还是提升管理能力?
过了30岁,带着一个三五人小团队,出了问题总想自己学技术搞,但自己搞又会让手下的人没事干,让他们做又不容易搞定,应该怎么办?
1号知乎网友:Chen Moore
说个比较扎心的话。
在你有人事任免权/绩效考核权/奖金分配权之前,先别想着提升管理能力。
你现在的身份其实是技术专家+教练!
2号知乎网友:netkiller
当然是提升技术了,管理不是leader做的,中层才涉及到管理。
但是中层很容易进入“中层陷阱”,基层负责技术输出,高层掌握资源,所谓中层就是去职能化,负责协调沟通。
基层不会失业,他们负责产出,高层也很稳定,他们掌握资源。很多人做到中层之后,开始远离底层技术,同时又无法掌握上层资源,慢慢变成上传下达的传话筒。
可替代极强,这也是公司想要的(安全感),所以很多公司会给底层的核心技术人员升至到中层管理,给他加薪,让他交出核心技术,培养更多基层员工,去他的职能。如果在中层的岗位上,无法继续创造价值,就会开除他,这是很多35岁中层的宿命。
3号知乎网友:陈东文
一般三五个人小团队的 leader 是虚线 leader,你有权力为你小团队里的人安排工作,审核他们的技术方案和产出。但虚线 leader 一般没有打绩效、辞退的权力,甚至审批请假的权力都没有,招聘的时候一般只有一面或者二面的资格。
这时候,实话说,没有什么管理能力值得提升,多考虑考虑业务和技术吧。
4号知乎网友:斯文
过来人,真心奉劝:技术实力才是硬实力。
三五个人的小团队,都管不好,这不是提升管理能力的事儿,是你的技术还没到位。
管理技术团队的重中之重是架构设计。
某种程度上,技术团队的管理能力顶多叫技巧,起到只是润滑油的作用,润滑油多了反而适得其反,往往,团队里几个逗逼和妹子,都比你所谓的管理能力效果好得多。
5号知乎网友:李大超
说句大实话吧,绝大部分所谓的管理能力都仅仅是做一下“上传下达”的工作,且仅此而已。
比如,你现在带着一个三、五人团队,你指望这三、五人能够带给你什么样的管理能力。管理三、五人团队跟管理三五十人团队,所具备的管理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老板眼中必然更加关注团队人数更多和业务贡献更多的团队,一般情况下也是人多的团队贡献业绩最多。
所以三、五人小团队就不要想着什么提升管理能力了,把老板们的各级命令一键转到钉钉群,并艾特一下全员,这就是管理了。
还有一点,得学会打太极。三、五人小团队,不指望你业绩多么精进,但是没做好,那此刻就开始戴帽子了。“你是这个业务的owner,你的思考是什么,你的管理方式是什么,你的价值是什么,你和你的团队成员的成长点在哪里”。
人不多,事不多,但汇报一个都没落下。这样的情况下,建议你就不要关注所谓的管理能力了,下场干活是常态化的事情。
当然,咱也不能学诸葛亮一样事无巨细的干活,一定要把对自己业务最关键最核心的事情抓在手里,其他周边事宜可以丢给手下人去干,越周边的事对能力要求越低,容错率高,难度就小,让他们放手去干,你也别吹毛求疵了。
最核心的事情自己干,保留自己的核心价值和不可替代性,这是关键!
6号知乎网友:谭sir
一线技术团队管理者扮演的角色一般都是技术专家,并且附带承担一部分团队管理的工作。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写代码,并且技术架构、核心功能代码都得参与,所有的技术问题你都是兜底的那一个。
所以现在应该主要提升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管理能力是附带的。
看题主的描述,现在应该是这么在做了。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团队成员也难有成长的机会,自己也累得不行。带团队,要允许团队成员犯错。作为管理者,要把犯错的成本控制在自己能承担的范围,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让团队成员自己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你的团队才会成长。
适当放权,才能更好的解放自己,当然放权不是放任,要盯结果。小事少过问,只看结果。大事盯好目标、各个小节点,盯好关键节点成果,出问题及时出手。
放权的前提是先选拔到好的人,然后培养。不合适的人怎么培养都没用,有机会就换掉。
当团队成员的能力逐渐提升后,你有了更多的时间,就可以去做一些能提升团队整体开发效率的事了。比如研究一下团队的基础设施建设,搞搞团队规范、工程化之类的事情。也可以聚焦在公司的主营业务上,思考团队如何能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业务发展。
另外,在日常管理上,要减少没有用的会议。举例,比如晨会、晚会、日报,可以用周会、周报代替。在不违反公司制度的下,尽量给团队成员开绿灯。比如请假写理由什么的,没有必要写,直接批就行。
题主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放权,找到合适的人培养,把犯错成本控制在自己能承担的范围内,然后放权。
-
“小leader应该精进技术还是提升管理能力?”欢迎在留言区交流,留下你的观点~
如果字段的最大可能长度超过255字节,那么长度值可能…
只能说作者太用心了,优秀
感谢详解
一般干个7-8年(即30岁左右),能做到年入40w-50w;有…
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