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说供需出现了结构性的不平衡。
于是乎,对于我们这样一波中年程序员的压力就会变得更大。风险大家都可以说的过来,比如说甚嚣尘上的35岁危机,比如说不定期的裁员,比如说伴随着房价的下跌,比如说更严重一点,小镇做题家直接返贫。
所以对于我这样的35岁中年的程序员就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上有老下有小。和我同龄的很多程序员会选择一个更加稳妥保险的方案,就是继续苟着装死。
但对我来说有一点不甘心,如果继续苟着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几乎没有了职业的增长机会,毕竟我只是一个阿里P7,虽然是管理职位,并且随着组织调整,随时崩盘。而且从另外一个视角来说,我已经996加班到了10年的时间,如果我想在国内的大型互联网混下去,那么依然能够想象大部分时间还得9点,10点下班。
我有时候在想,为了多一点钱,我这最黄金的年纪全部在加班了,有什么意义?生命只有这一次,这一张船票我拿到了,而我最好的年纪都在搬砖,毫无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我失去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候,特别是小孩,于是我想有没有一种比较折中的办法,既能够继续在这个行业混下去,阶级不会大幅下跌,又不至于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寻找了很久,我认为比较适合我的方案是出海。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海外的程序员普遍来说生活和工作比较平衡。
我们这里讨论的范围框定的再小一点,我们说的程序员就是发达国家或者东南亚或者迪拜这一带,这些地方本身就有国家化的优势,而且实际上大部分的国家的工作压力和节奏都没有中国普通人这么繁忙。
这应该算是一个事实,哪怕是很多叮当响的国家,他们整体节奏都没有中国这么大,比如泰国。当然他们整体经济发展的也比较缓慢,在我们看来,是可以鄙视他们的。
于是对我来说去这些发达国家工作,那么势必就不会像中国这么卷,至少大部分时间能够按时下班。那最好的办法当然不是找这些最发达的国家,而是找一个相对国际化的国家,至少他们的互联网也不错。
其次,选择新加坡作为出海跳板。
那么备选方案就比较简单了,诸如日本,新加坡,美国这些国家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国家的互联网产业都相当不错,对于美国来说跟中国相比完全不差。日本和新加坡属于用工短缺,他们职业的生命周期可以拉的更长。
新加坡和日本都没有明显的年龄危机。
当然如果想在互联网拿到最高的薪资,中国和美国是不二选择,其他国家都稍逊了一些些。但是对我来说,我也不指望拿着最高的工资做着最累的活,我更想的是一种平衡,能够在自己35岁的时候用更多的智力去带来收益,而非花体力和时间。
日本的互联网公司相对来说就比较保守,基本上属于外包性质,并且大部分只服务于他们本国的业务。美国显然意见不好去,难度非常之大,并且离我们国家太远。
综上所述,新加坡就成为了一个最好的折中选择。一方面新加坡离中国非常的近,想要回家也比较方便,和家人朋友沟通也没有实际上的障碍。而且作为中美博弈的中间点,新加坡有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企业,但凡中国企业想要出海,美国企业想要进军东南亚,都会在新加坡设一个点。另外一方面,新加坡以华人作为主导,对于一个中国人融入起来并没有想象那么难,甚至中文就可以打遍新加坡。
说好听点,左右逢源,难听点就是墙头草。站在国家利益角度,无可厚非。
所以新加坡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新加坡也存在着很多的缺点,比如说消费奇贵无比,没什么缓冲,比如一个疫情,瞬间全国就进入紧急状态。那对我来说,我看上的是它的优点,它的缺点暂时对我来说是可以容忍的,所以在我35岁的年纪里面去新加坡折腾一下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最后,是职业未来的发展。
最后是关于未来的一些思考。我觉得未来特别在最近的10~20年间是一个最为不稳定的时代。核心来说,我觉得整个历史就是一种循环的周期,我们在和平美好年代快速发展了这么多,积累下了很多社会问题。甚至很多都是全球性的问题,在经济见顶、人口见顶的时候,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而这个时候不管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对于个人来说,最需要的是一种弹性。弹性实际上是一种选择自由,我可以用自己的弹性来面对任何的不确定性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出海是一个主流,而伴随着这个出海,那么一个方式的是你能否肉身出海?所以对我来说,我觉得未来的一段时间如果让我个人具备了国际化的能力,那么我在未来的职业依然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比如你能否掌握国际化团队管理的经验?比如你是否有着国际化的视野?比如你是否能解决在国际化过程中帮助中国企业解决问题?比如你能否解决国际化人才管理问题?
这些我认为是未来国际化所需要的人才。所以我在这一波互联网出海的大潮里面,如果积累了充分的经验,我未来不管到了40岁甚至是50岁,我依然可以做很多事情,甚至职业生命周期才刚刚开始。
而且,说不定还能创个业。真正的创业是顺势而为,而不是力能扛鼎。假如我积累了经验,利用新加坡的优势也可以做出更加差异化的优势来,实在不行,做个自媒体搞搞割韭菜的课程,也是一种出路。
同样的是退路,假如我到了我的35岁或者40岁之后,我不喜欢在互联网继续折腾,那么新加坡会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弹性,我甚至可以简单的做一名工人,或者自由职业者,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
或者最坏的情况就是我返回国内继续做一些普普通通的事情,哪怕只是写个作,哪怕只是教别人编程,反正心态躺平,也没啥可以后悔的了。
总结一下,作为一个家庭考虑的因素自然会非常多,特别在于跨国移动。比如爱人的工作怎么办,比如自己的身份怎么办,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怎么办?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困扰普通程序员普通家庭的问题。所以对于每个程序员来说,没有一个最优解,只有每个人适合自己的情况以及要做的取舍,后面关于其他问题我再写写文章深入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字段的最大可能长度超过255字节,那么长度值可能…
只能说作者太用心了,优秀
感谢详解
一般干个7-8年(即30岁左右),能做到年入40w-50w;有…
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