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演讲对技术人的影响大吗?

韩锋 2019-06-30 10:50:00
作者介绍

韩锋,CCIA(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常务理事、Oracle ACE、宜信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工程师。精通多种关系型数据库,曾任职于当当网、TOM在线等公司,曾任多家公司首席DBA、数据库架构师等职,多年一线数据库架构、设计、开发经验。著有《SQL优化最佳实践》一书。

 

近期给孩子学校做科普宣讲,效果不错,孩子们很喜欢。回想近些年来,自己大大小小也进行了上百次的演讲。有公司内部的,也有外部大会;有线上直播式的,也有线下传统的;有面对十余人的,也有数百人的场合。各式各样的,做了不少。

 

从最开始的内心畏惧,到现在可以做到张弛有度,自己也经历了这个过程。作为IT从业者,很多人比较内向,不太善于、甚至是惧怕演讲。那么如何进行一场精彩的演讲,我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演讲益处

 

1、深入思考技术
 

 

对于一个演讲者来说,不是简单的将自己懂的技术讲出来就可以,而是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已有的技术内容,也就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你需要查阅各种资料,把概念的内涵外延、解决问题思路、对应的理论基础等想清楚明白。一个10分钟的演讲内容,可能需要花费你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时间来完成上面工作。甚至需要做重新做测试,取得一手数据加以佐证。

 

而做这些都是必要的,因为我们需要为下面的听众负责,也避免一些可能的谬误误导大小。同时对于自身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我们可以更为系统地看待这些技术,将它们由点串线、由线到面,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下图是一个很经典的学习金字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学习动作对内容留存率的效果。

 

 

从上面被动式学习的听讲、阅读、视听、演示;到主动式的讨论、实践与教授。从各种方式空间,将学习内容教授给他人,是留存率最高的一个手段。也就是说,教授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

 

2、锻炼教授技能
 

 

这里就谈到了所谓”空杯”心态,也就是要以空杯子的定位去对待演讲。认清“我懂了”和“我能让你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自己弄懂,可能和自己经年累月的思考有关,也可能需要以自己之前的知识积累做背景。但是让观众懂,而且是在演讲的几十分钟之内让观众懂,就必须把自己从“假想观众”中区分开来。

 

哪些是自己特有的思维习惯,哪些是自己特有的背景知识,哪些是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 这些思维习惯、背景知识、学习方式,和典型观众有多少重合?以及,观众有没有办法在这几十分钟内倾注注意力来听取你的表达?这对演讲者的教授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通过不断地演讲,可以更好地锻炼演讲者从用户侧角度出发,提高自己的传授能力。

 

3、塑造个人品牌
 

 

所谓个人品牌,就是一个人带给别人的印象,以及所影响的人的范围。说一个人个人品牌很好,通常是说他在某一方面有专长,有权威,另外就是他还影响和帮助了很多人。

 

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进行个人品牌的塑造,例如演讲、自媒体、图书等方式。其中自媒体、图书更多是个人对某问题的深入思考,更具条理性和传承性。

 

演讲相对来说,比较更为常见,也简单些。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反而要求更好。

 

  • 因为写作可以反复加工,直至拿出成品为止;演讲却没有反复上台的机会;

  • 写作可以不必直面观众,以文字作为中介,演讲却必须与观众做直接沟通;

  • 写作是比演讲更为自由的,空间也更大,所以写作时往往可以对某个主题做大而全的论述。但是演讲的时间有限,观众的注意力和耐心也更有限。

 

所以设计演讲稿时务必对写作的内容做大的削删,去掉细枝末节,只留下最重要的点。

 

4、有效沟通手段
 

 

作为职场最为常用的技能之一,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比较正式的场合,是需要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有效沟通的。例如:

 

  • 和你的领导汇报工作,争取领导批准;

  • 去跟关联部门开会,争取工作支持;

  • 对个人阶段工作进行述职的时候等等。

 

以上这些,都是要以演讲形式体现,某种程度来讲,演讲技能对于个人在职场升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演讲准备

 

要做好一场演讲,必要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维度做好演讲准备工作。

 

1、心态准备
 

 

1)严肃对待

 

首先要有一个严肃的态度,去对待一场演讲。不要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面对。每一次演讲,都是需要精心准备、反复演练以达到最优的效果。这是对你个人的负责,也是对台下每一位听众负责。

 

2)调整紧张

 

对于紧张,我们要认识到,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情况。紧张说明你内心重视,甚至适当紧张的状态有助于你的发挥。

 

当然要避免过渡的紧张,可通过充分准备材料、反复排练试讲等手段减轻。但要完全避免是不太可能的。这时更需要以一种“微笑”的心态对面对,自我调节、自我鼓励。

 

3)面对错误

 

要认识到,演讲中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可能是材料准备的瑕疵、可能是演讲状态的不佳、可能是问题回答的欠缺。可以说,在演讲中,错误肯定会发生,重要的是如何定位错误以及如何应对错误。

 

面对错误,我们应该抱有坦然接受的态度,要接受不完美的演讲,而不要试图避免错误的发生。因而只有接受这点,才能放松自己,对演进者而言,越放松状态约好。

 

此外,观众面对的态度如何?针对重大错误,可以坦然说明;对于微小错误,可以轻轻跳过,很可能听众都没有感知到。

 

2、情况收集 – 演讲六要素(4W2H)
 

 

Why:演讲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需要这场技术演讲,对于做一次演讲其目的应该是明确的,这也是整个演讲的核心所在。

 

演讲目的有鲜明,要让听众直观接收到这一信息。不要出现不知所云、稀里糊涂的情况。一个糟糕的演讲总是让我们找不到重点。常见的演讲有以下一些目的:

 

  • 教育性,例如说明某项技术的使用等;

  • 说服性,例如说服领导支持某项决策,寻求资源支持等;

  • 引导性,例如说明某产品的最佳实践,引导用户用好产品等;

  • 告知性,例如说明某产品的最新技术、最新版本功能等。

 

What:演讲的内容是什么?

 

要围绕上面的的目的,组织演讲内容来说明它,这也是考验演讲者能力的地方。

 

尽量采用哪些详实的、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补充,做到言之有物。往往一些真实案例、踩坑经历、对比方案等,较之空洞的理论,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Who:演讲的受众是谁?

 

要尽量做到了解受众情况,他们的参与目的、能力水平、接受程度等,这对于演讲者组织材料、演讲手段等均有所影响。

 

可通过多种方式,提前了解到这些。比如问卷调查、个别走访、之前演讲反馈等。如实在搞不清受众情况,就要反思一下做这场演技的目的是什么了。

 

Where:演讲的地点在哪里?

 

是公司还是外部演讲?受众的人数有多少?是开放式还是封闭是场所等。

 

How:如何完成演讲?

 

这是对演讲者的核心考验,你要通过什么方式展示演讲内容,包括演讲结构、辅助工具等。这往往是需要做专门设计的。后面我们还会谈到。

 

How Long:演讲的时长?

 

演讲会有多久?中间是否有休息?是否有问答环节等。

 

3、方案设计
 

 

后面是针对演讲方案进行具体设计,这里包括了很多细节问题。

 

1)演讲开场

 

开场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常见方式是说明公司、姓名、职位等。接下来对演讲内容做一概括性的描述,方便台下听众了解。最重要的是,对听众可以带来什么收获。其目的是聚焦听众注意力,为后面做铺垫。一个好的开场,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2)内容结构

 

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来说明,比较典型的是”抛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式,总的方式上可考虑“总-分-总”的方式。这是比较常规的一些做法,也比较安全。此外对于阶段间的衔接等,也要做好处理。

 

3)演讲收尾

 

进入收尾阶段后,此时的要点就是针对重点内容的”反复强调”。对于听众来说,第二天还能记住演讲内容的已经少之又少,因此需要在末尾强调,加深听众记忆。有所谓的“遗忘曲线”,希望能够通过强调,减少流失。

 

 

4、材料准备
 

 

材料内容尽量主题清晰、言简意赅。展现形式上,则按照“图>表格>文字”的优先顺序。所谓之,一图胜千言嘛。在具体内容上,建议:

 

  • 使用图的目的,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因此要重点突出,不需要表达太多信息;

  • 表格展现形式优势在于对比,关键需收集具有说服力的数据;

  • 文字上,尽量简洁;一屏最好不要超过50个汉字,让人可以可快速定位信息。

 

5、演讲技巧
 

 

1)把控节奏

 

对于长篇演讲,把控节奏很重要,常常面临两类问题:内容多,时间不够;内容少,提前结束。这两类其实都在于对节奏的把控不够,可通过下面方式解决:

 

  • 控制好语速。人在紧张是很容易语速加快。一方面可以刻意放慢语速,另一方面可以预留材料,防止”无料可讲”;

  • 计划时长。针对每页材料,有大致的评估,需要演讲的内容及时长是多少。必要时,可以把所说文字材料,写到备注区。针对计划好的部分,是需要反复练习,做到”心中有表”的状态;

  • 预留时长。在某些环节,可以预留部分buffer时间。例如某个案例的说明,可视情况来临时决定讲与不讲。这样灵活机动性比较好;

  • 应对预案。对于一些意外情况,例如设备故障、临时提问等,打断了原有的节奏,也要把底线留好。哪些内容是必须要讲的,哪些是可以放弃的,留到后面大家自己看的。出现问题的,可随机而变。

 

2) 控制语速

 

控制语速,更多的是心态问题。这一点只有通过反复练习,通过各种场合的锻炼来逐步提高对语言的控制力。

 

3) 如何互动

 

互动方面,是需要专门设计的。其根本目的是在于将平铺直叙的演讲,引入一点意外,提高大家的注意力。这里有多种选择:

 

  • 有些适合使用开放式问题,发散性思维,听取大家的想法;

  • 有些适合封闭式问题,主要得到“是与否”即可;

  • 有些甚至可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只作为一种过渡。

 

对于互动的要求,一般是比较高的,需要演讲者有较强的控场能力。如感觉不太好控制,不采用也罢。

 

4)回答问题

 

一般的演讲的末尾,会有问答环节,这也是很多演讲者比较头疼的地方。一方面可能是问题比较刁钻,一方面可能无问题有点冷场。

 

对于第一种情况,可以模糊化回答,只谈自己观点,不谈对与错;或者将问题转化为自己熟悉的问题,即使此时问题有所偏差,一般也不会计较。再或者干脆说明,这一点比较复杂,建议下来沟通。

 

对于第二点,可自备一两个问题,与演进内容比较契合,也就是作为“反复阐述”的一部分,加深大家对演进的记忆。

 

5)设计段子

 

可以在演讲中,不定期地插入段子,目的是重新抓回听众注意力。其数量不宜太多,多了就干扰正常演讲内容了,只是在较长描述部分适当点缀,来保证听众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身上。

 

6)肢体语言

 

知名的传播理论家Albert Mehrabian教授研究出了"7/38/55法则"。他总结,你传递的信息或旁人对你的观感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

 

  • 实际言语(内容)占7%;

  • 语气(说话的语调、声音的抑扬顿挫等)占38%;

  • 肢体语言(手势、表情、仪态等)占55%。

 

由此可见,肢体语言在整个演讲中的重要性。这个可以通过排练,把自己的语气、肢体语言形成“记忆”。这样在演讲中,就不容易因为紧张而导致变形。

 

此外,可通过练习回放的功能,反复观察自己的肢体语言,听取他人的建议。

 

6、反复练习
 

 

技术演讲其实完全不需要什么天赋,完全是个熟练工。所谓“熟练工”,就是反复练习多遍之后,动作顺理成章,不会有任何走样。

 

建议每一遍练习,都要计时;练习完后需要复盘。不断改进,反复排练,直到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状态。

 

三、演讲中期

 

对于精心准备、反复排练后的演讲,在正式演讲中,一般都不会有太大问题,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

 

此时,更多的是”灵活调整”的能力。需要根据现场观众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语速、内容等。可通过台下的表情、眼神、动作等,观察当前观众对内容的接收程度。

 

对于不感兴趣的部分,可适当做删减、跳过处理。缺少的时间部分,可通过备选的重点内容来补充。

 

四、演讲结束

 

接受不完美并不代表接受错误,我们要做的是在演讲之后及时复盘、查漏补缺。

 

这可以帮助我们客观的了解自己讲得到底如何,演讲中出了什么差错,哪些地方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然后找出到底是什么原导致你犯了这个错误,是否有方法可以改进,保证下次不会出现一样的失误。

最新评论
访客 2024年04月08日

如果字段的最大可能长度超过255字节,那么长度值可能…

访客 2024年03月04日

只能说作者太用心了,优秀

访客 2024年02月23日

感谢详解

访客 2024年02月20日

一般干个7-8年(即30岁左右),能做到年入40w-50w;有…

访客 2023年08月20日

230721

活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