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策略的概念和实例
缓存策略的难点:不同特点的缓存数据的清理机制
分布策略的概念和实例
分布策略的难点:共享数据安全性与代码复杂度的平衡
1)缓存策略的概念
我们提到服务器端性能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混淆不清。因为当我们访问一个服务器时,出现服务卡住不能得到数据,就会认为是“性能问题”。但是实际上这个性能问题可能是有不同的原因,表现出来都是针对客户请求的延迟很长甚至中断。
我们来看看这些原因有哪些:
第一个是所谓并发数不足,也就是同时请求的客户过多,导致超过容纳能力的客户被拒绝服务,这种情况往往会因为服务器内存耗尽而导致的;
第二个是处理延迟过长,也就是有一些客户的请求处理时间已经超过用户可以忍受的长度,这种情况常常表现为CPU占用满额100%。
我们在服务器开发的时候,最常用到的有下面这几种硬件:CPU、内存、磁盘、网卡。其中CPU是代表计算机处理时间的,硬盘的空间一般很大,主要是读写磁盘会带来比较大的处理延迟,而内存、网卡则是受存储、带宽的容量限制的。所以当我们的服务器出现性能问题的时候,就是这几个硬件某一个甚至几个都出现负荷占满的情况。
这四个硬件的资源一般可以抽象成两类:一类是时间资源,比如CPU和磁盘读写;一类是空间资源,比如内存和网卡带宽。所以当我们的服务器出现性能问题,有一个最基本的思路,就是——时间空间转换。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水坝就是用水库空间来换流量时间的例子]
当我们访问一个WEB的网站的时候,输入的URL地址会被服务器变成对磁盘上某个文件的读取。如果有大量的用户访问这个网站,每次的请求都会造成对磁盘的读操作,可能会让磁盘不堪重负,导致无法即时读取到文件内容。但是如果我们写的程序,会把读取过一次的文件内容,长时间的保存在内存中,当有另外一个对同样文件的读取时,就直接从内存中把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就无需去让磁盘读取了。由于用户访问的文件往往很集中,所以大量的请求可能都能从内存中找到保存的副本,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服务器能承载的访问量了。这种做法,就是用内存的空间,换取了磁盘的读写时间,属于用空间换时间的策略。
[方便面预先缓存了大量的烹饪操作]
举另外一个例子:我们写一个网络游戏的服务器端程序,通过读写数据库来提供玩家资料存档。如果有大量玩家进入这个服务器,必定有很多玩家的数据资料变化,比如升级、获得武器等等,这些通过读写数据库来实现的操作,可能会让数据库进程负荷过重,导致玩家无法即时完成游戏操作。我们会发现游戏中的读操作,大部分都是针是对一些静态数据的,比如游戏中的关卡数据、武器道具的具体信息;而很多写操作,实际上是会覆盖的,比如我的经验值,可能每打一个怪都会增加几十点,但是最后记录的只是最终的一个经验值,而不会记录下打怪的每个过程。
所以我们也可以使用时空转换的策略来提供性能:我们可以用内存,把那些游戏中的静态数据,都一次性读取并保存起来,这样每次读这些数据,都和数据库无关了;而玩家的资料数据,则不是每次变化都去写数据库,而是先在内存中保持一个玩家数据的副本,所有的写操作都先去写内存中的结构,然后定期再由服务器主动写回到数据库中,这样可以把多次的写数据库操作变成一次写操作,也能节省很多写数据库的消耗。这种做法也是用空间换时间的策略。
[拼装家具很省运输空间,但是安装很费时]
最后说说用时间换空间的例子:假设我们要开发一个企业通讯录的数据存储系统,客户要求我们能保存下通讯录的每次新增、修改、删除操作,也就是这个数据的所有变更历史,以便可以让数据回退到任何一个过去的时间点。那么我们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这个数据在任何变化的时候,都拷贝一份副本。但是这样会非常的浪费磁盘空间,因为这个数据本身变化的部分可能只有很小一部分,但是要拷贝的副本可能很大。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在每次数据变化的时候,都记下一条记录,内容就是数据变化的情况:插入了一条内容是某某的联系方法、删除了一条某某的联系方法……,这样我们记录的数据,仅仅就是变化的部分,而不需要拷贝很多份副本。当我们需要恢复到任何一个时间点的时候,只需要按这些记录依次对数据修改一遍,直到指定的时间点的记录即可。这个恢复的时间可能会有点长,但是却可以大大节省存储空间。这就是用CPU的时间来换磁盘的存储空间的策略。我们现在常见的MySQL InnoDB日志型数据表,以及SVN源代码存储,都是使用这种策略的。
另外,我们的Web服务器,在发送HTML文件内容的时候,往往也会先用ZIP压缩,然后发送给浏览器,浏览器收到后要先解压,然后才能显示,这个也是用服务器和客户端的CPU时间,来换取网络带宽的空间。
在我们的计算机体系中,缓存的思路几乎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的CPU里面就有1级缓存、2级缓存,他们就是为了用这些快速的存储空间,换取对内存这种相对比较慢的存储空间的等待时间。我们的显示卡里面也带有大容量的缓存,他们是用来存储显示图形的运算结果的。
[通往大空间的郊区路上容易交通堵塞]
缓存的本质,除了让“已经处理过的数据,不需要重复处理”以外,还有“以快速的数据存储读写,代替较慢速的存储读写”的策略。我们在选择缓存策略进行时空转换的时候,必须明确我们要转换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合理,是否能达到效果。比如早期有一些人会把WEB文件缓存在分布式磁盘上(例如NFS),但是由于通过网络访问磁盘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慢的操作,而且还会占用可能就不充裕的网络带宽空间,导致性能可能变得更慢。
在设计缓存机制的时候,我们还容易碰到另外一个风险,就是对缓存数据的编程处理问题。如果我们要缓存的数据,并不是完全无需处理直接读写的,而是需要读入内存后,以某种语言的结构体或者对象来处理的,这就需要涉及到“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问题。如果我们采用直接拷贝内存的方式来缓存数据,当我们的这些数据需要跨进程、甚至跨语言访问的时候,会出现那些指针、ID、句柄数据的失效。因为在另外一个进程空间里,这些“标记型”的数据都是不存在的。
因此我们需要更深入的对数据缓存的方法,我们可能会使用所谓深拷贝的方案,也就是跟着那些指针去找出目标内存的数据,一并拷贝。一些更现代的做法,则是使用所谓序列化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用一些明确定义了的“拷贝方法”来定义一个结构体,然后用户就能明确的知道这个数据会被拷贝,直接取消了指针之类的内存地址数据的存在。比如著名的Protocol Buffer就能很方便的进行内存、磁盘、网络位置的缓存;现在我们常见的JSON,也被一些系统用来作为缓存的数据格式。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缓存的数据和我们程序真正要操作的数据,往往是需要进行一些拷贝和运算的,这就是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快,也有可能很慢。所以我们在选择数据缓存结构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其转换时间,否则你缓存的效果可能被这些数据拷贝、转换消耗去很多,严重的甚至比不缓存更差。
一般来说,缓存的数据越解决使用时的内存结构,其转换速度就越快,在这点上,Protocol Buffer采用TLV编码,就比不上直接memcpy的一个C结构体,但是比编码成纯文本的XML或者JSON要来的更快。因为编解码的过程往往要进行复杂的查表映射,列表结构等操作。
2)缓存策略的难点
虽然使用缓存思想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是缓存机制却有一个核心的难点,就是——缓存清理。我们所说的缓存,都是保存一些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往往是会变化的,我们要针对这些变化,清理掉保存的“脏”数据,却可能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我们来看看最简单的缓存数据——静态数据。这种数据往往在程序的运行时是不会变化的,比如Web服务器内存中缓存的HTML文件数据,就是这种。事实上,所有的不是由外部用户上传的数据,都属于这种“运行时静态数据”。
一般来说,我们对这种数据,可以采用两种建立缓存的方法:一是程序一启动,就一股脑把所有的静态数据从文件或者数据库读入内存;二就是程序启动的时候并不加载静态数据,而是等有用户访问相关数据的时候,才去加载,这也就是所谓lazy load的做法。第一种方法编程比较简单,程序的内存启动后就稳定了,不太容易出现内存漏洞(如果加载的缓存太多,程序在启动后立刻会因内存不足而退出,比较容易发现问题);第二种方法程序启动很快,但要对缓存占用的空间有所限制或者规划,否则如果要缓存的数据太多,可能会耗尽内存,导致在线服务中断。
一般来说,静态数据是不会“脏”的,因为没有用户会去写缓存中的数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在线服务往往会需要“立刻”变更一些缓存数据。比如在门户网站上发布了一条新闻,我们会希望立刻让所有访问的用户都看到。按最简单的做法,我们一般只要重启一下服务器进程,内存中的缓存就会消失了。对于静态缓存的变化频率非常低的业务,这样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新闻网站,就不能每隔几分钟就重启一下WEB服务器进程,这样会影响大量在线用户的访问。
常见的解决这类问题有两种处理策略:
第一种是使用控制命令。
简单来说,就是在服务器进程上,开通一个实时的命令端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包(如UDP包),或者Linux系统信号(如kill SIGUSR2进程号)之类的手段,发送一个命令消息给服务器进程,让进程开始清理缓存。这种清理可能执行的是最简单的“全部清理”,也有的可以细致一点的,让命令消息中带有“想清理的数据ID”这样的信息,比如我们发送给WEB服务器的清理消息网络包中会带一个字符串URL,表示要清理哪一个HTML文件的缓存。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清理的操作很精准,可以明确的控制清理的时间和数据。但是缺点就是比较繁琐,手工去编写发送这种命令很烦人,所以一般我们会把清理缓存命令的工作,编写到上传静态数据的工具当中,比如结合到网站的内容发布系统中,一旦编辑提交了一篇新的新闻,发布系统的程序就自动的发送一个清理消息给WEB服务器。
第二种是使用字段判断逻辑。
也就是服务器进程,会在每次读取缓存前,根据一些特征数据,快速的判断内存中的缓存和源数据内容,是否有不一致(是否脏)的地方,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就自动清理这条数据的缓存。这种做法会消耗一部分CPU,但是就不需要人工去处理清理缓存的事情,自动化程度很高。现在我们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就有用这种机制:检查文件MD5;或者检查文件最后更新时间。
具体的做法,就是每次浏览器发起对WEB服务器的请求时,除了发送URL给服务器外,还会发送一个缓存了此URL对应的文件内容的MD5校验串、或者是此文件在服务器上的“最后更新时间”(这个校验串和“最后更新时间”是第一次获的文件时一并从服务器获得的);服务器收到之后,就会把MD5校验串或者最后更新时间,和磁盘上的目标文件进行对比,如果是一致的,说明这个文件没有被修改过(缓存不是“脏”的),可以直接使用缓存。否则就会读取目标文件返回新的内容给浏览器。
这种做法对于服务器性能是有一定消耗的,所以如果往往我们还会搭配其他的缓存清理机制来用,比如我们会在设置一个“超时检查”的机制:就是对于所有的缓存清理检查,我们都简单的看看缓存存在的时间是否“超时”了,如果超过了,才进行下一步的检查,这样就不用每次请求都去算MD5或者看最后更新时间了。但是这样就存在“超时”时间内缓存变脏的可能性。
[WEB服务器静态缓存例子]
上面说了运行时静态的缓存清理,现在说说运行时变化的缓存数据。在服务器程序运行期间,如果用户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导致了缓存的数据产生了变化,就是所谓“运行时变化缓存”。
比如我们玩网络游戏,登录之后的角色数据就会从数据库里读出来,进入服务器的缓存(可能是堆内存或者memcached、共享内存),在我们不断进行游戏操作的时候,对应的角色数据就会产生修改的操作,这种缓存数据就是“运行时变化的缓存”。
这种运行时变化的数据,有读和写两个方面的清理问题:由于缓存的数据会变化,如果另外一个进程从数据库读你的角色数据,就会发现和当前游戏里的数据不一致;如果服务器进程突然结束了,你在游戏里升级,或者捡道具的数据可能会从内存缓存中消失,导致你白忙活了半天,这就是没有回写(缓存写操作的清理)导致的问题。
这种情况在电子商务领域也很常见,最典型的就是火车票网上购买的系统,火车票数据缓存在内存必须有合适的清理机制,否则让两个买了同一张票就麻烦了,但如果不缓存,大量用户同时抢票,服务器也应对不过来。因此在运行时变化的数据缓存,应该有一些特别的缓存清理策略。
在实际运行业务中,运行变化的数据往往是根据使用用户的增多而增多的,因此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缓存空间不够的可能性。我们不太可能把全部数据都放到缓存的空间里,也不可能清理缓存的时候就全部数据一起清理,所以我们一般要对数据进行分割,这种分割的策略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按重要级来分割,一种是按使用部分分割。
先举例说说“按重要级分割”,在网络游戏中,同样是角色的数据,有些数据的变化可能会每次修改都立刻回写到数据库(清理写缓存),其他一些数据的变化会延迟一段时间,甚至有些数据直到角色退出游戏才回写,如玩家的等级变化(升级了),武器装备的获得和消耗,这些玩家非常看重的数据,基本上会立刻回写,这些就是所谓最重要的缓存数据。而玩家的经验值变化、当前HP、MP的变化,就会延迟一段时间才写,因为就算丢失了缓存,玩家也不会太过关注。最后有些比如玩家在房间(地区)里的X/Y坐标,对话聊天的记录,可能会退出时回写,甚至不回写。这个例子说的是“写缓存”的清理,下面说说“读缓存”的按重要级分割清理。
假如我们写一个网店系统,里面容纳了很多产品,这些产品有一些会被用户频繁检索到,比较热销,而另外一些商品则没那么热销。热销的商品的余额、销量、评价都会比较频繁的变化,而滞销的商品则变化很少。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按照不同商品的访问频繁程度,来决定缓存哪些商品的数据。
我们在设计缓存的结构时,就应该构建一个可以统计缓存读写次数的指标,如果有些数据的读写频率过低,或者空闲(没有人读、写缓存)时间超长,缓存应该主动清理掉这些数据,以便其他新的数据能进入缓存。这种策略也叫做“冷热交换”策略。
实现“冷热交换”的策略时,关键是要定义一个合理的冷热统计算法。一些固定的指标和算法,往往并不能很好的应对不同硬件、不同网络情况下的变化,所以现在人们普遍会用一些动态的算法,如Redis就采用了5种,他们是:
根据过期时间,清理最长时间没用过的
根据过期时间,清理即将过期的
根据过期时间,任意清理一个
无论是否过期,随机清理
无论是否过期,根据LRU原则清理:
所谓LRU,就是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久未使用过。这个原则的思想是:如果一个数据在最近一段时间没有被访问到,那么在将来他被访问的可能性也很小。LRU是在操作系统中很常见的一种原则,比如内存的页面置换算法(也包括FIFO,LFU等),对于LRU的实现,还是非常有技巧的,但是本文就不详细去说明如何实现,留待大家上网搜索“LRU”关键字学习。
数据缓存的清理策略其实远不止上面所说的这些,要用好缓存这个武器,就要仔细研究需要缓存的数据特征,他们的读写分布,数据之中的差别。然后最大化的利用业务领域的知识,来设计最合理的缓存清理策略。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优化缓存清理策略,只存在针对业务领域最优化的策略,这需要我们程序员深入理解业务领域,去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
1)分布策略的概念
任何的服务器的性能都是有极限的,面对海量的互联网访问需求,是不可能单靠一台服务器或者一个CPU来承担的。所以我们一般都会在运行时架构设计之初,就考虑如何能利用多个CPU、多台服务器来分担负载,这就是所谓分布的策略。分布式的服务器概念很简单,但是实现起来却比较复杂。因为我们写的程序,往往都是以一个CPU,一块内存为基础来设计的,所以要让多个程序同时运行,并且协调运作,这需要更多的底层工作。
首先出现能支持分布式概念的技术是多进程。在DOS时代,计算机在一个时间内只能运行一个程序,如果你想一边写程序,同时一边听mp3,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在WIN95操作系统下,你就可以同时开多个窗口,背后就是同时在运行多个程序。在Unix和后来的Linux操作系统里面,都普遍支持了多进程的技术。
所谓的多进程,就是操作系统可以同时运行我们编写的多个程序,每个程序运行的时候,都好像自己独占着CPU和内存一样。在计算机只有一个CPU的时候,实际上计算机会分时复用的运行多个进程,CPU在多个进程之间切换。但是如果这个计算机有多个CPU或者多个CPU核,则会真正的有几个进程同时运行。所以进程就好像一个操作系统提供的运行时“程序盒子”,可以用来在运行时,容纳任何我们想运行的程序。
当我们掌握了操作系统的多进程技术后,我们就可以把服务器上的运行任务,分为多个部分,然后分别写到不同的程序里,利用上多CPU或者多核,甚至是多个服务器的CPU一起来承担负载。
[多进程利用多CPU]
这种划分多个进程的架构,一般会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按功能来划分,比如负责网络处理的一个进程,负责数据库处理的一个进程,负责计算某个业务逻辑的一个进程。另外一种策略是每个进程都是同样的功能,只是分担不同的运算任务而已。
使用第一种策略的系统,运行的时候,直接根据操作系统提供的诊断工具,就能直观的监测到每个功能模块的性能消耗,因为操作系统提供进程盒子的同时,也能提供对进程的全方位的监测,比如CPU占用、内存消耗、磁盘和网络I/O等等。但是这种策略的运维部署会稍微复杂一点,因为任何一个进程没有启动,或者和其他进程的通信地址没配置好,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无法运作;而第二种分布策略,由于每个进程都是一样的,这样的安装部署就非常简单,性能不够就多找几个机器,多启动几个进程就完成了,这就是所谓的平行扩展。
现在比较复杂的分布式系统,会结合这两种策略,也就是说系统既按一些功能划分出不同的具体功能进程,而这些进程又是可以平行扩展的。当然这样的系统在开发和运维上的复杂度,都是比单独使用“按功能划分”和“平行划分”要更高的。
由于要管理大量的进程,传统的依靠配置文件来配置整个集群的做法,会显得越来越不实用:这些运行中的进程,可能和其他很多进程产生通信关系,当其中一个进程变更通信地址时,势必影响所有其他进程的配置。所以我们需要集中的管理所有进程的通信地址,当有变化的时候,只需要修改一个地方。
在大量进程构建的集群中,我们还会碰到容灾和扩容的问题:当集群中某个服务器出现故障,可能会有一些进程消失;而当我们需要增加集群的承载能力时,我们又需要增加新的服务器以及进程。这些工作在长期运行的服务器系统中,会是比较常见的任务,如果整个分布系统有一个运行中的中心进程,能自动化的监测所有的进程状态,一旦有进程加入或者退出集群,都能即时的修改所有其他进程的配置,这就形成了一套动态的多进程管理系统。
开源的ZooKeeper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当这种动态集群中心的实现方案。由于ZooKeeper本身是可以平行扩展的,所以它自己也是具备一定容灾能力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系统都开始使用以ZooKeeper为集群中心的动态进程管理策略了。
[动态进程集群]
在调用多进程服务的策略上,我们也会有一定的策略选择,其中最著名的策略有三个:一个是动态负载均衡策略;一个是读写分离策略;一个是一致性哈希策略。
动态负载均衡策略,一般会搜集多个进程的服务状态,然后挑选一个负载最轻的进程来分发服务,这种策略对于比较同质化的进程是比较合适的。
读写分离策略则是关注对持久化数据的性能,比如对数据库的操作,我们会提供一批进程专门用于提供读数据的服务,而另外一个(或多个)进程用于写数据的服务,这些写数据的进程都会每次写多份拷贝到“读服务进程”的数据区(可能就是单独的数据库),这样在对外提供服务的时候,就可以提供更多的硬件资源。
一致性哈希策略是针对任何一个任务,看看这个任务所涉及读写的数据,是属于哪一片的,是否有某种可以缓存的特征,然后按这个数据的ID或者特征值,进行“一致性哈希”的计算,分担给对应的处理进程。
这种进程调用策略,能非常的利用上进程内的缓存(如果存在),比如我们的一个在线游戏,由100个进程承担服务,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游戏玩家的ID,作为一致性哈希的数据ID,作为进程调用的KEY,如果目标服务进程有缓存游戏玩家的数据,那么所有这个玩家的操作请求,都会被转到这个目标服务进程上,缓存的命中率大大提高。而使用“一致性哈希”,而不是其他哈希算法,或者取模算法,主要是考虑到,如果服务进程有一部分因故障消失,剩下的服务进程的缓存依然可以有效,而不会整个集群所有进程的缓存都失效。具体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搜索“一致性哈希”一探究竟。
以多进程利用大量的服务器,以及服务器上的多个CPU核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使用多进程带来的额外的编程复杂度的问题。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最好是每个CPU核心一个进程,这样能最好的利用硬件。如果同时运行的进程过多,操作系统会消耗很多CPU时间在不同进程的切换过程上。
但是,我们早期所获得的很多API都是阻塞的,比如文件I/O,网络读写,数据库操作等。如果我们只用有限的进程来执行带这些阻塞操作的程序,那么CPU会大量被浪费,因为阻塞的API会让有限的这些进程停着等待结果。
那么,如果我们希望能处理更多的任务,就必须要启动更多的进程,以便充分利用那些阻塞的时间,但是由于进程是操作系统提供的“盒子”,这个盒子比较大,切换耗费的时间也比较多,所以大量并行的进程反而会无谓的消耗服务器资源。加上进程之间的内存一般是隔离的,进程间如果要交换一些数据,往往需要使用一些操作系统提供的工具,比如网络socket,这些都会额外消耗服务器性能。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切换代价更少,通信方式更便捷,编程方法更简单的并行技术,这个时候,多线程技术出现了。
[在进程盒子里面的线程盒子]
多线程的特点是切换代价少,可以同时访问内存。我们可以在编程的时候,任意让某个函数放入新的线程去执行,这个函数的参数可以是任何的变量或指针。如果我们希望和这些运行时的线程通信,只要读、写这些指针指向的变量即可。
在需要大量阻塞操作的时候,我们可以启动大量的线程,这样就能较好的利用CPU的空闲时间;线程的切换代价比进程低得多,所以我们能利用的CPU也会多很多。线程是一个比进程更小的“程序盒子”,他可以放入某一个函数调用,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一般来说,如果多个线程只是在一个进程里面运行,那其实是没有利用到多核CPU的并行好处的,仅仅是利用了单个空闲的CPU核心。
但是,在JAVA和C#这类带虚拟机的语言中,多线程的实现底层,会根据具体的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单位(比如进程),尽量让线程也成为操作系统可以调度的单位,从而利用上多个CPU核心。
比如Linux2.6之后,提供了NPTL的内核线程模型,JVM就提供了JAVA线程到NPTL内核线程的映射,从而利用上多核CPU。而Windows系统中,据说本身线程就是系统的最小调度单位,所以多线程也是利用上多核CPU的。所以我们在使用JAVA¥C#编程的时候,多线程往往已经同时具备了多进程利用多核CPU、以及切换开销低的两个好处。
早期的一些网络聊天室服务,结合了多线程和多进程使用的例子。一开始程序会启动多个广播聊天的进程,每个进程都代表一个房间;每个用户连接到聊天室,就为他启动一个线程,这个线程会阻塞的读取用户的输入流。这种模型在使用阻塞API的环境下,非常简单,但也非常有效。
当我们在广泛使用多线程的时候,我们发现,尽管多线程有很多优点,但是依然会有明显的两个缺点:一个内存占用比较大且不太可控;第二个是多个线程对于用一个数据使用时,需要考虑复杂的“锁”问题。由于多线程是基于对一个函数调用的并行运行,这个函数里面可能会调用很多个子函数,每调用一层子函数,就会要在栈上占用新的内存,大量线程同时在运行的时候,就会同时存在大量的栈,这些栈加在一起,可能会形成很大的内存占用。
并且,我们编写服务器端程序,往往希望资源占用尽量可控,而不是动态变化太大,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因为内存用完而当机,在多线程的程序中,由于程序运行的内容导致栈的伸缩幅度可能很大,有可能超出我们预期的内存占用,导致服务的故障。
而对于内存的“锁”问题,一直是多线程中复杂的课题,很多多线程工具库,都推出了大量的“无锁”容器,或者“线程安全”的容器,并且还大量设计了很多协调线程运作的类库。但是这些复杂的工具,无疑都是证明了多线程对于内存使用上的问题。
[同时排多条队就是并行]
由于多线程还是有一定的缺点,所以很多程序员想到了一个釜底抽薪的方法:使用多线程往往是因为阻塞式API的存在,比如一个read()操作会一直停止当前线程,那么我们能不能让这些操作变成不阻塞呢?——selector/epoll就是Linux退出的非阻塞式API。
如果我们使用了非阻塞的操作函数,那么我们也无需用多线程来并发的等待阻塞结果。我们只需要用一个线程,循环的检查操作的状态,如果有结果就处理,无结果就继续循环。这种程序的结果往往会有一个大的死循环,称为主循环。在主循环体内,程序员可以安排每个操作事件、每个逻辑状态的处理逻辑。这样CPU既无需在多线程间切换,也无需处理复杂的并行数据锁的问题——因为只有一个线程在运行。这种就是被称为“并发”的方案。
[服务员兼了点菜、上菜就是并发]
实际上计算机底层早就有使用并发的策略,我们知道计算机对于外部设备(比如磁盘、网卡、显卡、声卡、键盘、鼠标),都使用了一种叫“中断”的技术,早期的电脑使用者可能还被要求配置IRQ号。
这个中断技术的特点,就是CPU不会阻塞的一直停在等待外部设备数据的状态,而是外部数据准备好后,给CPU发一个“中断信号”,让CPU转去处理这些数据。非阻塞的编程实际上也是类似这种行为,CPU不会一直阻塞的等待某些I/O的API调用,而是先处理其他逻辑,然后每次主循环去主动检查一下这些I/O操作的状态。多线程和异步的例子,最著名就是Web服务器领域的Apache和Nginx的模型。
Apache是多进程/多线程模型的,它会在启动的时候启动一批进程,作为进程池,当用户请求到来的时候,从进程池中分配处理进程给具体的用户请求,这样可以节省多进程/线程的创建和销毁开销,但是如果同时有大量的请求过来,还是需要消耗比较高的进程/线程切换。
而Nginx则是采用epoll技术,这种非阻塞的做法,可以让一个进程同时处理大量的并发请求,而无需反复切换。对于大量的用户访问场景下,apache会存在大量的进程,而nginx则可以仅用有限的进程(比如按CPU核心数来启动),这样就会比apache节省了不少“进程切换”的消耗,所以其并发性能会更好。
[Nginx的固定多进程,一个进程异步处理多个客户端]
[Apache的多态多进程,一个进程处理一个客户]
在现代服务器端软件中,nginx这种模型的运维管理会更简单,性能消耗也会稍微更小一点,所以成为最流行的进程架构。但是这种好处,会付出一些另外的代价:非阻塞代码在编程的复杂度变大。
2)分布式编程复杂度
以前我们的代码,从上往下执行,每一行都会占用一定的CPU时间,这些代码的直接顺序,也是和编写的顺序基本一致,任何一行代码,都是唯一时刻的执行任务。当我们在编写分布式程序的时候,我们的代码将不再好像那些单进程、单线程的程序一样简单。我们要把同时运行的不同代码,在同一段代码中编写。就好像我们要把整个交响乐团的每个乐器的乐谱,全部写到一张纸上。为了解决这种编程的复杂度,业界发展出了多种编码形式。
在多进程的编码模型上,fork()函数可以说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在一段代码中,fork()调用之后的部分,可能会被新的进程中执行。要区分当前代码的所在进程,要靠fork()的返回值变量。这种做法,等于把多个进程的代码都合并到一块,然后通过某些变量作为标志来划分。
这样的写法,对于不同进程代码大部份相同的“同质进程”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最怕就是有大量的不同逻辑要用不同的进程来处理,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只能自己通过规范fork()附近的代码,来控制混乱的局面。比较典型的是把fork()附近的代码弄成一个类似分发器(dispatcher)的形式,把不同功能的代码放到不同的函数中,以fork之前的标记变量来决定如何调用。
[动态多进程的代码模式]
在我们使用多线程的API时,情况就会好很多,我们可以用一个函数指针,或者一个带回调方法的对象,作为线程执行的主体,并且以句柄或者对象的形式来控制这些线程。作为开发人员,我们只要掌握了对线程的启动、停止等有限的几个API,就能很好的对并行的多线程进行控制。这对比多进程的fork()来说,从代码上看会更直观,只是我们必须要分清楚调用一个函数,和新建一个线程去调用一个函数,之间的差别:新建线程去调用函数,这个操作会很快的结束,并不会依序去执行那个函数,而是代表着,那个函数中的代码,可能和线程调用之后的代码,交替的执行。
由于多线程把“并行的任务”作为一个明确的编程概念定义了出来,以句柄、对象的形式封装好,那么我们自然会希望对多线程能更多复杂而细致的控制。因此出现了很多多线程相关的工具。比较典型的编程工具有线程池、线程安全容器、锁这三类。
线程池提供给我们以“池”的形态,自动管理线程的能力:我们不需要自己去考虑怎么建立线程、回收线程,而是给线程池一个策略,然后输入需要执行的任务函数,线程池就会自动操作,比如它会维持一个同时运行线程数量,或者保持一定的空闲线程以节省创建、销毁线程的消耗。在多线程操作中,不像多进程在内存上完全是区分开的,所以可以访问同一份内存,也就是对堆里面的同一个变量进行读写,这就可能产生程序员所预计不到的情况(因为我们写程序只考虑代码是顺序执行的)。
还有一些对象容器,比如哈希表和队列,如果被多个线程同时操作,可能还会因为内部数据对不上,造成严重的错误,所以很多人开发了一些可以被多个线程同时操作的容器,以及所谓“原子”操作的工具,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些语言如Java,在语法层面,就提供了关键字来对某个变量进行“上锁”,以保障只有一个线程能操作它。多线程的编程中,很多并行任务,是有一定的阻塞顺序的,所以有各种各样的锁被发明出来,比如倒数锁、排队锁等等。java.concurrent库就是多线程工具的一个大集合,非常值得学习。
然而,多线程的这些五花八门的武器,其实也是证明了多线程本身,是一种不太容易使用的顺手的技术,但是我们一下子还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罢了。
[多线程的对象模型]
在多线程的代码下,除了启动线程的地方,是和正常的执行顺序不同以外,其他的基本都还是比较近似单线程代码的。但是如果在异步并发的代码下,你会发现,代码一定要装入一个个“回调函数”里。这些回调函数,从代码的组织形态上,几乎完全无法看出来其预期的执行顺序,一般只能在运行的时候通过断点或者日志来分析。这就对代码阅读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程序员关注“协程”这种技术:可以用类似同步的方法来写异步程序,而无需把代码塞到不同的回调函数里面。协程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入了一个叫yield的概念,这个关键字所在的代码行,是一个类似return的作用,但是又代表着后续某个时刻,程序会从yield的地方继续往下执行。
这样就把那些需要回调的代码,从函数中得以解放出来,放到yield的后面了。在很多客户端游戏引擎中,我们写的代码都是由一个框架,以每秒30帧的速度在反复执行,为了让一些任务,可以分别放在各帧中运行,而不是一直阻塞导致“卡帧”,使用协程就是最自然和方便的了——Unity3D就自带了协程的支持。
在多线程同步程序中,我们的函数调用栈就代表了一系列同属一个线程的处理。但是在单线程的异步回调的编程模式下,我们的一个回调函数是无法简单的知道,是在处理哪一个请求的序列中。所以我们往往需要自己写代码去维持这样的状态,最常见的做法是,每个并发任务启动的时候,就产生一个序列号(seqid),然后在所有的对这个并发任务处理的回调函数中,都传入这个seqid参数,这样每个回调函数,都可以通过这个参数,知道自己在处理哪个任务。
如果有些不同的回调函数,希望交换数据,比如A函数的处理结果希望B函数能得到,还可以用seqid作为key把结果存放到一个公共的哈希表容器中,这样B函数根据传入的seqid就能去哈希表中获得A函数存入的结果了,这样的一份数据我们往往叫做“会话”。如果我们使用协程,那么这些会话可能都不需要自己来维持了,因为协程中的栈代表了会话容器,当执行序列切换到某个协程中的时候,栈上的局部变量正是之前的处理过程的内容结果。
[协程的代码特征]
为了解决异步编程的回调这种复杂的操作,业界还发明了很多其他的手段,比如lamda表达式、闭包、promise模型等等,这些都是希望我们,能从代码的表面组织上,把在多个不同时间段上运行的代码,以业务逻辑的形式组织到一起。
最后我想说说函数式编程,在多线程的模型下,并行代码带来最大的复杂性,就是对堆内存的同时操作。所以我们才弄出来锁的机制,以及一大批对付死锁的策略。而函数式编程,由于根本不使用堆内存,所以就无需处理什么锁,反而让整个事情变得非常简单。唯一需要改变的,就是我们习惯于把状态放到堆里面的编程思路。
函数式编程的语言,比如LISP或者Erlang,其核心数据结果是链表——一种可以表示任何数据结构的结构。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状态,都放到链表这个数据列车中,然后让一个个函数去处理这串数据,这样同样也可以传递程序的状态。这是一种用栈来代替堆的编程思路,在多线程并发的环境下,非常的有价值。
分布式程序的编写,一直都伴随着大量的复杂性,影响我们对代码的阅读和维护,所以我们才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和概念,试图简化这种复杂性。也许我们无法找到任何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各种方案的目标,来选择最适合我们的场景:
动态多进程fork——同质的并行任务 · 多线程——能明确划的逻辑复杂的并行任务
异步并发回调——对性能要求高,但中间会被阻塞的处理较少的并行任务
协程——以同步的写法编写并发的任务,但是不合适发起复杂的动态并行操作
函数式编程——以数据流为模型的并行处理任务
3)分布式数据通信
分布式的编程中,对于CPU时间片的切分本身不是难点,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并行的多个代码片段,如何进行通信。因为任何一个代码段,都不可能完全单独的运作,都需要和其他代码产生一定的依赖。在动态多进程中,我们往往只能通过父进程的内存提供共享的初始数据,运行中则只能通过操作系统间的通讯方式了:Socket、信号、共享内存、管道等等。
无论那种做法,这些都带来了一堆复杂的编码。这些方式大部分都类似于文件操作:一个进程写入、另外一个进程读出。所以很多人设计了一种叫“消息队列”的模型,提供“放入”消息和“取出”消息的接口,底层则是可以用Socket、共享内存、甚至是文件来实现。这种做法几乎能够处理任何状况下的数据通讯,而且有些还能保存消息。但是缺点是每个通信消息,都必须经过编码、解码、收包、发包这些过程,对处理延迟有一定的消耗。
如果我们在多线程中进行通信,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对某个堆里面的变量直接进行读写,这样的性能是最高的,使用也非常方便。但是缺点是可能出现几个线程同时使用变量,产生了不可预期的结果,为了对付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对变量的“锁”机制,而如何使用锁又成为另外一个问题,因为可能出现所谓的“死锁”问题。所以我们一般会用一些“线程安全”的容器,用来作为多线程间通讯的方案。为了协调多个线程之间的执行顺序,还可以使用很多种类型的“工具锁”。
在单线程异步并发的情况下,多个会话间的通信,也是可以通过直接对变量进行读写操作,而且不会出现“锁”的问题,因为本质上每个时刻都只有一个段代码会操作这个变量。然而,我们还是需要对这些变量进行一定规划和整理,否则各种指针或全局变量在代码中散布,也是很出现BUG的。
所以我们一般会把“会话”的概念变成一个数据容器,每段代码都可以把这个会话容器作为一个“收件箱”,其他的并发任务如果需要在这个任务中通讯,就把数据放入这个“收件箱”即可。在WEB开发领域,和cookie对应的服务器端Session机制,就是这种概念的典型实现。
4)分布式缓存策
在分布式程序架构中,如果我们需要整个体系有更高的稳定性,能够对进程容灾或者动态扩容提供支持,那么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每个进程中的内存状态。因为进程一旦毁灭,内存中的状态会消失,这就很难不影响提供的服务。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方法,让进程的内存状态,不太影响整体服务,甚至最好能变成“无状态”的服务。当然“状态”如果不写入磁盘,始终还是需要某些进程来承载的。
在现在流行的WEB开发模式中,很多人会使用PHP+Memcached+MySQL这种模型,在这里,PHP就是无状态的,因为状态都是放在Memcached里面。这种做法对于PHP来说,是可以随时动态的毁灭或者新建,但是Memcached进程就要保证稳定才行;而且Memcached作为一个额外的进程,和它通信本身也会消耗更多的延迟时间。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更灵活和通用的进程状态保存方案,我们把这种任务叫做“分布式缓存”的策略。
我们希望进程在读取数据的时候,能有最高的性能,最好能和在堆内存中读写类似,又希望这些缓存数据,能被放在多个进程内,以分布式的形态提供高吞吐的服务,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缓存数据的同步。
[PHP常用Memached做缓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一步步来分解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的缓存应该是某种特定形式的对象,而不应该是任意类型的变量。因为我们需要对这些缓存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尽管C++语言提供了运算重载,我们可以对“=”号的写变量操作进行重新定义,但是现在基本已经没有人推荐去做这样的事。而我们手头就有最常见的一种模型,适合缓存这种概念的使用,它就是——哈希表。所有的哈希表(或者是Map接口),都是把数据的存放,分为key和value两个部分,我们可以把想要缓存的数据,作为value存放到“表”当中,同时我们也可以用key把对应的数据取出来,而“表”对象就代表了缓存。
其次我们需要让这个“表”能在多个进程中都存在。如果每个进程中的数据都毫无关联,那问题其实就非常简单,但是如果我们可能从A进程把数据写入缓存,然后在B进程把数据读取出来,那么就比较复杂了。我们的“表”要有能把数据在A、B两个进程间同步的能力。因此我们一般会用三种策略:租约清理、租约转发、修改广播
租约清理,一般是指,我们把存放某个key的缓存的进程,称为持有这个key的数据的“租约”,这个租约要登记到一个所有进程都能访问到的地方,比如是ZooKeeper集群进程。那么在读、写发生的时候,如果本进程没有对应的缓存,就先去查询一下对应的租约,如果被其他进程持有,则通知对方“清理”,所谓“清理”,往往是指删除用来读的数据,回写用来写的数据到数据库等持久化设备,等清理完成后,在进行正常的读写操作,这些操作可能会重新在新的进程上建立缓存。
这种策略在缓存命中率比较高的情况下,性能是最好的,因为一般无需查询租约情况,就可以直接操作;但如果缓存命中率低,那么就会出现缓存反复在不同进程间“移动”,会严重降低系统的处理性能。
租约转发。同样,我们把存放某个KEY的缓存的进程,称为持有这个KEY数据的“租约”,同时也要登记到集群的共享数据进程中。和上面租约清理不同的地方在于,如果发现持有租约的进程不是本次操作的进程,就会把整个数据的读、写请求,都通过网络“转发”个持有租约的进程,然后等待他的操作结果返回。
这种做法由于每次操作都需要查询租约,所以性能会稍微低一些;但如果缓存命中率不高,这种做法能把缓存的操作分担到多个进程上,而且也无需清理缓存,这比租约清理的策略适应性更好。
修改广播。上面两种策略,都需要维护一份缓存数据的租约,但是本身对于租约的操作,就是一种比较耗费性能的事情。所以有时候可以采用一些更简单,但可能承受一些不一致性的策略:对于读操作,每个节点的读都建立缓存,每次读都判断是否超过预设的读冷却时间x,超过则清理缓存从持久化重建;对于写操作,么个节点上都判断是否超过预设的写冷却时间y,超过则展开清理操作。清理操作也分两种,如果数据量小就广播修改数据;如果数据量大就广播清理通知回写到持久化中。
这样虽然可能会有一定的不一致风险,但是如果数据不是那种要求太高的,而且缓存命中率又能比较有保障的话(比如根据KEY来进行一致性哈希访问缓存进程),那么真正因为写操作广播不及时,导致数据不一致的情况还是会比较少的。
这种策略实现起来非常简单,无需一个中心节点进程维护数据租约,也无需复杂的判断逻辑进行同步,只要有广播的能力,加上对于写操作的一些配置,就能实现高效的缓存服务。
所以“修改广播”策略是在大多数需要实时同步,但数据一致性要求不高的领域最常见的手段。著名的DNS系统的缓存就是接近这种策略:我们要修改某个域名对应的IP,并不是立刻在全球所有的DNS服务器上生效,而是需要一定时间广播修改给其他服务区。而我们每个DSN服务器,都具备了大量的其他域名的缓存数据。
在高性能的服务器架构中,常用的缓存和分布两种策略,往往是结合到一起使用的。虽然这两种策略,都有无数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成为各种各样的技术流派,但是只有清楚的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并且和实际的业务场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做出满足应用要求的高性能架构。
经平台及作者同意授权转载
来源:Gad-腾讯游戏开发者平台 订阅号
作者:韩大(个人技术号:handa1740168)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c5OTg5MA==&mid=402603633&idx=4&sn=e7ace95ef1fbee79a74795a1585e928b&scene=1&srcid=0630ENbfBtW723Ocoubg8nYV#wechat_redirect
技术分享:[线上1-50期]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杭州站] [济南站] [Gdevops杭州站] [Gdevops北京站]
专家专栏:[杨志洪] [杨建荣] [陈能技] [丁俊] [卢钧轶] [李海翔] [魏兴华] [邹德裕] [周正中] [高强] [白鳝] [卢飞] [王佩]
热门话题:[Oracle] [MySQL] [DB2] [大数据] [PostgreSQL] [云计算] [DevOps] [职场心路] [其他]
近期活动
DAMS第二届中国数据资产管理峰会
峰会官网:www.dams.org.cn
如果字段的最大可能长度超过255字节,那么长度值可能…
只能说作者太用心了,优秀
感谢详解
一般干个7-8年(即30岁左右),能做到年入40w-50w;有…
230721